整建
決戰境外與境外決戰有何不同?
為何境外決戰會和決戰境外有不同呢
那兩者的意義為何?~~急問
“决戰境外”意義何在?國軍”戰力整建是以預防戰爭爲最高指導原則
因此“國軍”是海峽兩岸和平的支持者。
“國軍”依據現行“政略指導”
采取守勢作戰。
我們的作戰空間是針對中共武力犯台
依守勢作戰原則奮勇迎戰
因此我們要利用中共在航渡最脆弱時期
利用三軍戰力
擊敵于台海上空及海域上
這是“國軍”建軍一貫理念。
因此有關“决戰境外”
是依據我們軍人狹義的定義來解釋
是作戰地境之外
也就是就“國軍”地面第一綫守備部隊的水際之外
運用三軍聯合戰力
一起擊滅敵人犯台。
今天
我親自主持這個說明
是因爲自從六月十六日
“總統”在陸軍校慶典禮中說明“决戰境外”觀念及建軍方向後
引起大家的關注
從這些看法中
提供了“國軍”廣泛的思考空間。
爲使大家徹底瞭解“國軍”用兵涵意。
“决戰境外”需要優勢武力才能取得反制動作
我方是否具有此種能力?世界上有哪些國家有此種能力? 决戰境外就台澎防衛作戰而言
其作戰範圍已經界定在台海領空及領海
“國軍”目前主戰戰力防衛固守已經具有成果
所以今後如何强化“决戰境外”制空、制海
制空、制海的飛彈以及長程的火炮
是目前積極追求的目標。
任何建軍都有短程、中程、長程目標
依據敵情變化及國力能否支援國軍建軍的理念。
最重要的問題是
“國軍”爲何一定要“决戰境外”?我要說明的是
因爲“中華民國”在臺灣是一個民主“國家”
經濟非常繁榮的社會
民衆的教育水準非常普及
資訊非常流通
人口密度在西部地區是世界密度最高地區
若中共三栖進犯兵力及于我們本土
各位猜想那是什麽樣的情况?“國軍”要確保二千三百萬人生命財産的安全
所以我們的建軍是要朝著“决戰境外”的這個方向邁進的。
“境外决戰”是否以台海中綫爲界定
澎湖、金門、馬祖算境外或境內?若以台海中綫爲界定
是否即是變相“兩國論”
與“國統綱領”抵觸?就軍事範疇而言
“决戰境外”是依據守勢作戰
我們不會主動攻擊或引起戰爭
一定是敵人先發動戰爭
采取攻勢行爲後
我們才應戰。
所以决戰境外是從敵人發航開始
我們就要盡一切力量使敵人無法三栖登陸
有關外島地區有其作戰地境
也是依據“國軍”用兵理念執行作戰指導。
具備攻勢條件一方
才能將主戰場延伸至境外
采守勢者就是防衛固守
現行“有效嚇阻、防衛固守”與“境外决戰”是否衝突?“國軍”是否正在進行阻敵于彼岸的兵力裝備整建研發? 守勢作戰是基于被動立場執行作戰任務
戰爭發起後即無主、被動之分
作爲軍人
戰爭發起只有阻殲敵人
確保領土完整以及維護百姓生命安全
這是軍人本務。
因此我一再强調
我們的兵力不會到大陸作戰
這一點希望大家瞭解
“國軍”幷未組建兵力到大陸作戰。
前“參謀總長”郝柏村認“决戰境外”應是大國對小國
且對中共而言是挑釁;另外
前“行政院長”唐飛也不認同“决戰境外”四個字
想請教您的看法?境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我想兩位長官
郝先生是前前任“行政院長”
唐先生是前任“行政院長”
都是站在國家階層、政治層面
從廣義的方面來說明。
所以今天我非常想利用這個機會把廣義、狹義的“境外”作個界定。
因爲陳“總統”在陸軍官校校慶典禮所講內容是以軍人爲物件
是就軍事戰略而言
幷不是政治性的宣示
所以現在産生了一個誤差
就是廣義的境外與狹義的軍事戰略所言的境外有非常大的區隔。
所以有關郝前院長
我們老長官在報上所登的
我們也都詳加研讀
會作爲參考
非常感謝他對“國軍”的關懷。
陳“總統”當選前
即曾提“决戰境外”
不過“國軍”以往幷未提過
“國防部”是否替阿扁當化裝師?“境外决戰”是否是個夢?“國軍”建軍用兵理念有一貫性
“境外作戰”在“國軍”若干次自强會議中
聯三作戰次長都曾提出此一名辭的應用
在“國軍”內部早有此概念。
因此
我剛才特別說明我們現在海空軍及防空戰力
能有目前這樣的程度
就是基于這樣而來的。
大家對陳總統“决戰境外”的戰略構想
認爲可能是延伸到投射兵力到大陸去
但是“國軍”幷沒有這樣做
“國軍”是依軍事專業
結合政策
朝著建立一支能維護國軍使命
這個延續性的持續在做。
“參謀總長”湯曜明任“陸軍總司令”時建軍理念在“灘岸决戰”
現在又推銷“境外决戰”
是否有所調適?“陸軍總司令”的主要任務
是確保地面防衛作戰的勝利
因此陸軍的兵力不可能到天空、到臺灣海峽
一定要在灘岸殲滅敵人决勝
使敵人不能進入本土內陸地區
這是“陸軍總司令”的最主要責任。
但是“參謀總長”身爲三軍聯合作戰指揮官
各軍種有軍種使命
如空軍要獲得制空海戰
海軍要獲得制海戰力
這是各軍種總司令要獲得的
所以幷沒有衝突
因爲所負責任不同
因此必然有所調整
我不能說“陸軍總司令”後當“參謀總長”
還是以“灘岸决勝”作爲建軍
這樣就變成陸軍的“參謀總長”
而非三軍聯合作戰的“參謀總長”了。
“决戰境外”與“境外决戰”有何不同?“境外决戰”與“决戰境外”是動辭與名辭
當然有不同
政治層面是境外决戰
是投射兵力到大陸
“國軍”沒有這個能力
也沒有這個建軍的規劃
我特別利用這個機會在這裏澄清
“國軍”决沒有組建到大陸作戰的兵力
這樣大家應該可以理解。
陳“總統”提“决戰境外”概念
公開講時
似乎看不到軍方參與
當初軍方是否曾經參與?“决戰境外”後
“國軍”是否有擴張戰場準備?總統”在陸軍官校的講話稿是由“參謀本部”提供的
陳“總統”本人沒有修改。
目前“國軍”戰力已經具備“决戰境外”的雛形
因爲中共要奪取臺灣
除了火力外
必然要用兵力到達臺灣
就軍事作戰的三栖進犯而言
中共最脆弱的時候就在沒有登陸前
此時“國軍”要利用三軍戰力
集中力量擊滅敵人
“國軍”現在已有部份能力
以前我們的空海軍沒有更新裝備前
要想這樣做可能力有未逮
目前已有部份能力。
所以
今後必然强化制空制海反登陸均衡戰力籌建
因爲三栖進犯
不論如何“决戰境外”
不可能全部阻殲
必然會有一部份敵人可能登陸
這是要靠地面部隊擊滅。
以一般兩栖登陸來講
敵軍只要被守軍殲滅百分之三十
登陸作戰即等同瓦解。
參考資料
“參謀總長”湯曜明解釋 “决戰境外”(記者會發表言談)
看美國阿他都在別國打不讓你有機會打到他那利用台灣打倒中國西藏也會趁機找合作夥伴也有國家會利用西藏之名出兵
都是政客的嘴砲用語..
對實際的戰略戰術戰法戰技都沒有任何幫助
在史考特亞當斯的書中就提過
廢材都會發明新名詞來掩飾他的無能
國軍英雄館,國軍人才招募中心,國軍醫院,國軍online,國軍人才招募,國軍招募中心,國軍高雄總醫院,國軍松山醫院,國軍台中總醫院,國軍桃園總醫院國軍,境外,行政院長,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陸軍官校,中共武力犯台,郝柏村,作戰,守勢作戰
傘兵|體檢|陸軍|蛙人|空軍|班長|營長|排長|忠烈祠|海軍陸戰隊|成功嶺|退伍|飛官|國民兵|砲兵|旅長|女兵|國防部長|憲兵|免役體位|緩徵|替代役|常備兵|逃兵|點召|免役證明|入伍|裝甲兵|義務役|步兵|兵役|後備軍人|連長|志願役|徵兵制|募兵制|莒光日|新兵訓練|
整建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2507489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