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
虛擬社群的定義?
從你們所找的資料中思考一下
無名小站與YouTube是否符合虛擬社群的定義?
Rheingold(1993)認為虛擬社群是一種社會的集合體
它的發生來自於虛擬空間上有足夠的人、足夠的人們情感以及人際關係在網路上長期發展。
Hoffman(1996)認為網際網路是一種動態分散式的超媒體(hypermedia)網路系統
它提供多對多(many-to-many)的多媒體交談環境
讓使用者對使用者或對機器
直接透過網際網路上的溝通媒體進行溝通與互動。
由於網路上溝通互動頻繁
久而久之
一群同好便會形成一個網路討論虛擬社群
此種電腦網路所形成的虛擬社群
打破了傳統以地域性為核心的社群構想
形成一種基於資訊分享與情感支持的專屬網路虛擬社群文化。
Baym(1994)認為虛擬社群是在以下四種溝通過程中產生的:1.社群中創造不同意見表達與溝通形式(Forms of Expression)由於電腦溝通媒介以文字為主
所以無法表示溝通雙方的情緒或是表情
於是社群內就產生一些特殊的符號形武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例如笑臉的符號是:)、不高興的符號是:(等;2.虛擬社群中個人的身分(identity)也是社群能夠存在的要素之一在網路上
因使用暱名方式建立成員在社群中的身分
成員之間彼此很難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
而身分的認定則是經由訊息中的稱呼
簽名檔、角色的扮演
以及文章中的自我揭露
在長時間溝通下
所建立於社群中的個人身份
並為其它成員所接受;3.成員彼此之間的關係(relationship)虛擬社群中成員之間的關係有很多種型式
有些是原本在真實世界中就認識的
有的則是透過電腦媒介
例如:討論群、電子公佈欄(BBS)和聊天室中所建立的關係;4.建立行為規範(Behavior Norms)在使用電腦溝通的媒介上
管理者與使用者會建立一套管理社群的行為規範
用來控制不適宜出現的內容; 探討使用者參與虛擬社群的動機
其結論出五點為(1)歸屬/自我實現(2)增廣見聞(3)休閒娛樂/好奇(4)人際溝通(5)交換解決問題。
(1)興趣(interest)很多早期的虛擬社群都是建立在興趣上面。
此種社群主要是結合對某一特殊興趣的議題或事物而形成
強調高度人際之間的互動與溝通
例如運動、娛樂或旅遊度假等。
很多人則具有強烈的專業興趣
例如投資理財、產業趨勢、專業公會等。
(2)人際關係(relationship)人生各階段有不同的遭遇與經驗。
虛擬社群為這些具有共同人生經驗的人們製造相遇相知的機會
使他們能夠超越時空的限制而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人們基於事業經驗、維繫生活、交友、人道關懷、愛心付出、社會道義等關係為出發點
例如:社會福利義工網站、疾病論壇、男女交發園地
慈善網站等即是。
王嵩音(1997)針對原住民網路新聞討論群研究結果顯示
成員參與虛擬社群動機中
以『社交』的強度最強
正說明人們對人際關係的需求會促使虛擬社群的發展。
(3)幻想(fantasy)人們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可以隨心所欲「扮演」不同角色、創造遊戲構想及線上交談
達到消遺娛樂的目的。
早期出現的是一種模仿「地牢與恐龍」的角色扮演遊戲
稱為MUD(Multi-User Dungeons)
後來演變成複雜精緻的「多使用者空間」(Multi-User Demensions)。
MUD是一種有組織的網路角色扮演遊戲
參與成員可在遊戲中扮演奇幻角色
例如:至高無上的國王
巫師
精靈
武士等
然後跟其他角色互動。
蘇芬媛(1996)針對MUD所做的初探性研究結果顯示
使用者參與MUD
除了「消遣娛樂」之外
還有四項更深層的動機因素: A.自我肯定:釋放無比想像力
並證明自己聰明機智;B.匿名陪伴:以不同於真實世界身分的行為模武和別人來互動;C.社會學習:把MUD當做是一個小型社會
在裡面可以有一些社交性活動;D.逃避歸屬:可以擺脫既有的社會規範
自由自在地在MUD做一些平常想做、但現實社會規範不容許的事。
(4)交易(transaction)Butler(1998)指出社群參與者在線上交換資訊的行為
在廣義上來說
是為了滿足「交易」的需求。
通常使用者在進行線上交易決策之前
會利用網路收集相關資訊。
因此
相關交易資訊提供者(例如:虛擬中間商、智慧型代理人等)在目前紛紛出籠。
此種交易資訊的集合
強調高度互動、特定與非傳統的特質
然而
因受限於網路交易安全與法規
以及無法眾集足夠的買賣雙方
導致滿足此類交易需求還有一段距離。
但只要社群成員對某種產品具有高度興趣
不僅社員可以向賣家溝通
同時社群成員可以彼此交換購買經驗
將可取集一群買主與賣家
形成一個以交易為主的虛擬社群。
虛擬社群也包含早期的電子佈告欄、討論區、MUD
或是近期才出現的部落格而無名小站及YOUTUBE是人們通過網際網路技術
在網上聚眾
發表文章、網上日誌、相片、錄像分享
互相影響著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思想、意識、文化、性傾向等。
參考資料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5/35-22.htm
虛擬社群定義,虛擬社群的經營模式,虛擬社群網站,虛擬社群行銷,虛擬社群有哪些,何謂虛擬社群,虛擬社群遊戲,虛擬社群種類,虛擬社群社會互動,虛擬社群發展虛擬社群,無名小站,人際關係,MUD,網際網路,BBS,社群,YouTube,虛擬,Behavior Norms
網路書店|輕鬆付|供應鏈|購物網|信用卡|匯款|貨到付款|skype|購物|點數|電子商務|
虛擬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0012705373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