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
到底為什麼會下雨呢?
為什麼會下雨呢一直下一直下天空的水不會下完嗎
為什麼會下雨?簡單的說
大氣中的水蒸氣達到「飽和」
就會凝結成水滴
或凍結成冰粒
大量的水滴或冰粒或它們的集合體懸浮在大氣中
就成了我們眼睛可以看得見的「雲」
雲裡的水滴(雲滴)或冰粒經過碰撞變大
空氣浮力抵擋不住時會下落
而產生「降水」(下雨或下雪;當然下雹也是降水的一種)。
雲是不是都出現高空中呢?水蒸氣是如何抵達高空的呢?山上的霧
平地上的人看起來如何? 以上只是簡單的說明為什麼會下雨
真正形成的過程相當複雜
在大學裡「雲物理學」是一門課
你就可以想見了。
想要對問題有更詳細解釋
可參考財團法人台北縣地球科學文教基金會所出版「地球科學園地」第三期(一九九七年九月秋季刊)第22至30頁「為什麼會下雨?」一文
相關資訊可上網查詢
網址為http://earth.gl.ntu.edu.tw/magazine.htm
參考資料
知識
1.空氣中所含的水汽因受冷暖空氣相交的鋒面、輻合、地形及地面加熱引起的對流等四種作用影響
使一地空氣產生上升運動
經絕熱膨脹冷卻降低溫度
使該空氣中所含水汽達到飽和
並在有凝結核的情況下凝結成雲
且不斷使雲滴增大
等到雲滴的重量大於浮力而降到地面時
即成為雨
雨的種類因分法不同而有數種
可分成:雷雨、陣雨、毛毛雨、豪雨、大雨、中雨、小雨、連續性雨、間歇性雨...等多種。
2.不會下完的。
只要有符合以上的條件就會下雨的!
1.為什麼會下雨?空氣就像海綿一樣
會吸取地面湖泊、河川、海洋裡的水氣。
這些水氣隨著上升氣流升到了高空
遇冷又凝結成小水滴
許多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雲。
但是
當雲裡的水滴變得太大
上升的氣流無法將它們托住的時候
就會掉落到地面
而形成了雨。
↑http://www.bud.org.tw/answer/9812/981201.htm為什麼會下雨? 形成雨的大氣現象: 當空氣不斷地將水蒸氣帶到地球表面
攜帶的容量有限
而且和溫度的高低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溫度愈高
承受水蒸氣的量也就愈大。
但是
若超過一定的負荷量時
它便飽和了然後水蒸氣便釋放使它可以上升的熱
凝結成小水滴。
當冷卻的狀況足夠時
凝結現象便開始形成了。
凝集的水蒸氣團懸浮在大氣中
即所謂的雲裡。
幾乎所有的降雨都發生自 負溫 的雲團
其溫度是負的
而且同時存在冰晶及過冷的小水滴。
由小水滴直接變成小冰晶
並且加大體積
其體積甚至能放大10倍
而小水滴的蒸發動作是持續不斷的。
這些冰苗一旦變得很重
便開始下降。
在下降期間
這些冰晶便藉著聚集進而增大體積。
由於吸引大量的過冷小水滴
它們變得愈來愈大、愈來愈重
下降的速度也愈來愈快。
於是開始形成真正的晶體集結-雪花。
不過雪花在往地球下降的過程中
並非都一直處在一致的溫度狀況下。
因此形成自然界中所謂的-雨、雪或雹等。
最常發生的情況是雪花在下降的時候
便很快的融化
變成了雨滴。
這些雨滴在下降時合併
當合併的直徑超過6釐米時
便爆裂產生新的碎片
稱之為「雨苗」
這些新的雨苗又開始重新聚合
產生新的雨滴。
雨的一般直徑通常大於0.5釐米
每滴雨之間離得很遠。
毛毛雨〈bruine〉則由非常細微的水滴組成
直徑小於0.5釐米
間距較密。
這種問題
需要問嗎
財團法人台北縣地球科學文教基金會,降水,水蒸氣,ntu,地球科學,水滴,天空,大氣,高空,浮力
九大行星|流星|地球|銀河|天王星|黑洞|金星|天文台|曆法|星雲|日蝕|天文研究所|潮汐|月蝕|木星|火星|彗星|黑子|太陽系|月球|蟲洞|星團|太空人|天文望遠鏡|星圖|天文攝影|自轉|觀星|NASA|星座|衛星|隕石|北極星|恆星|白洞|土星|公轉|太空船|仙后座|
下雨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6090509974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